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地方 >> 政策法规 >> 济南政策 >> 正文
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通知
发布日期:2010-04-21    阅览:

济南市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

(2009-2011年)

纺织工业是我市传统的劳动密集型行业,在繁荣市场、扩大出口、吸纳就业、吸引外资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市纺织工业受到较大冲击。为积极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影响,搞好纺织工业结构性调整,推动产业升级,实现我市纺织工业振兴,特制定本规划。

一、行业现状及面临的形势

(一)行业现状。近年来,我市纺织工业通过结构性调整,正在逐步摆脱徘徊不前的困难局面,尤其是多种经济成分的融合,使我市纺织工业呈现了恢复性发展,产品结构逐步完善,经济运行质量、效益不断提升,纺织企业的装备水平、产品档次不断提高,行业发展趋势正在呈现出回升势头。1.整体实力呈现恢复性增长。2008年,全市共有规模以上纺织服装生产企业94家,实现主营业务收入69亿元,实现利税5.4亿元,实现利润1.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6.8%和5.9%;从业人员近3万人。主要产品涉及棉纺织、毛纺织、印染、针织、棉复织、化纤、无纺布、服装、纺机纺器、棉业机械等生产门类。2.产业基础具有一定优势。在原料方面,我市周边具有棉花资源条件;在面料加工方面,济阳、商河等地具有较好的基础优势;在产业衔接方面,省内石化工业带动了其化纤产业链的垂直整合发展,为强化我市纤维原料工业化地位及纤维产品多样化基础提供了良好条件。到目前为止,开发出的10多种差别化纤维系列产品,大部分已实现了产业化生产。3.行业整体发展水平不断提高。2008年,全市纺织行业拥有省级技术中心1家,市级技术中心6家。天齐公司的特种平带产品领先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元首针织内衣、冠世服装多年来在同行业内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九羚”的地域品牌优势明显;“安莉芳”品牌影响逐渐扩大,知名度迅速提高;“两条腿”的品牌形象已获消费者广泛认可。一些具有行业较高水平的企业相继落户济南,提升了我市纺织行业的整体水平。

4.专业市场初具规模。洛口服装城、温州服装城以及遍布市区繁华地段的大型商城,纺织品及服装年销售额达60亿元以上。逐步健全的纺织服装专业市场为纺织企业开辟了广泛的营销渠道,并对我市纺织服装企业发挥了拉动提升作用,对相关行业与产业的辐射带动能力也不断增强。

5.聚集优势正在形成。济阳、商河作为产棉基地具有一定的资源优势,已形成印染、针织、服装等比较集中的纺织工业集聚区,企业发展较快,外资企业入驻较多,新建纺织企业的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高,已经成为当地县域经济的支撑产业和全市纺织行业的亮点。商河宏业集团产能已达25万枚纱锭,2006~2008年已连续3年实现产量及主营业务收入排名全市第一。济北开发区正在规划建设济南市纺织服装生产基地,吸纳我市和国内外纺织企业投资入驻。

6.产业发展困难较多。纺织工业作为我市最早的工业行业之一,虽经百余年的发展,仍然存在较多的困难,与其他行业、城市发展情况比较,还存在许多差距。一是企业负担沉重,国有纺织企业数量多、人员多、包袱重,企业改制不到位,经营举步维艰;二是总量不大,水平偏低,规模小、效益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自主品牌较少,竞争能力不强,高新技术产品比重较低、开发滞后;三是产品结构欠优。初加工和粗加工比重较大,高档纺织品服装市场占有率低,自主品牌、高附加值出口产品比重低,产业集群发展规模、技术水平、产品档次亟待提升。

(二)面临的形势。受金融危机影响,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对纺织行业冲击尤为明显。纺织品出口呈现整体下行趋势,订单大幅减少,国际竞争日趋激烈,贸易保护加剧,技术壁垒扩大,人民币升值直接影响企业出口利润,企业盈利水平不高。商业银行惜贷及企业融资困难,企业资金紧张。原料短缺,价格波动幅度大,企业生产成本大幅提高,全市纺织行业面临生产增速减缓、主要经济指标环比下滑、资金紧缺、投资下降等严峻形势。而且,随着国家及地方节能减排标准提高,我市纺织企业节能减排任务更加艰巨,市区内纺织企业改造、搬迁任务十分紧迫。去年以来,国务院和省政府相继出台《纺织工业调整振兴规划》,加大财税金融支持力度,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率提高至16%;对基本面较好但暂时出现经营和财务困难的企业给予信贷支持;加大对中小纺织企业的扶持力度,鼓励担保机构提供信用担保和融资服务,减轻纺织企业负担。另外,增值税转型、技改贴息等一系列政策,也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政策支持。面对这一机遇,纺织企业应加大结构调整和招商引资力度,以产业重组带动产业发展,加快技术进步和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提高核心竞争力,尽快实现产业振兴。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规划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促进产业升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目标,以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为支撑,以实施名牌战略为引领,上水平、调结构,突出重点,着力解决好当前发展中遇到的突出问题,实现全市纺织工业平稳较快发展。

(二)基本原则。

1.调整优先的原则。支持、引导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抓住机遇,适应市场需求,加快产品结构调整步伐,增强竞争力。加快生产经营困难大、没有发展前景企业的破产重组进度。

2.重点扶持的原则。对于装备好、产品优、工艺先进,有市场竞争力、有发展前途的重点企业及名牌产品予以优先扶持,重点帮助,使其尽快做大作强,充分发挥重点企业的龙头带动作用。3.布局优化的原则。引导纺织企业由分散向园区聚集,由市区向县域转移。县域纺织服装业要围绕产业集群建设,发挥集聚效应,培育特色产品,发挥名牌企业、名牌产品的带动作用,由散而全向新、特、优方向发展。

(三)规划目标。2009-2011年,全市累计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30亿元,形成30万吨纱、5亿米布、1亿件服装的生产能力;培育年主营业务收入10亿元以上企业1个,过5亿元企业3个,过亿元企业5个;建成2个省级产业化基地,新增省级著名商标2个,新增市级以上技术中心3家。2011年,全市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0亿元,年均增长15%。

三、发展重点

(一)调整产业结构。

1.改造提升棉纺织业。加快市区棉纺织企业调整重组步伐,盘活土地、房产等资产,尽快突破长期徘徊不前的局面。重点发展县区棉纺织企业。主要项目:齐鲁宏业纺织集团有限公司投资4亿元改造12万棉纺锭、引进120台喷气织机高档面料生产线技改项目,泛洋纺织投资2300万美元的10万枚棉纺锭扩能项目。

2.做好做大服装产业。以元首、安莉芳、华诚、冠世时装、华玫等重点骨干品牌企业为依托,做精内衣服饰产品,实现规模做大、产品做精、质量做优、品牌做响的目标;加快元首集团新增500万件针织内衣项目、山东华羽集团济阳有限公司新上寒思牌羽绒服和各类休闲服装项目、瑞成纺织公司投资4.7亿元的1000万件休闲类服装生产扩能项目建设。以“元首”、“两条腿”、“瑞成纺织”、“华羽服饰”、“佳明正远”等骨干企业为重点,发展自主品牌服装,培育壮大济南服装产业群。

3.发展家纺产业。以“可莱依泊”、“美捷”等企业为重点,利用自身优势发展系列化室内及床上纺织用品,形成新的增长点,实现家纺产品功能化、时尚化。以“章丘华锦”、“东风毛巾”等企业为骨干,提升巾被行业水平及档次。

4.做强纺机纺器行业。积极研发新产品,提升产品档次,扩大市场占有率。重点支持天齐公司做大做强特种平带产品,加快技术进步,扩能改造,提升档次,开发适应纺织新设备需要的各类平带新产品。重点推进山东天鹅棉业机械现代棉花加工机械项目建设。

(二)发展新型特种面料。按照加快“新、特、优”工业产业发展要求,充分利用省会高等院校人才聚集优势,研究开发甲壳素、大豆、聚乳酸、彩棉、竹、麻纤维,发展化纤仿真面料、新型功能性面料等高附加值产品。开发以生态和保健为主要特征的家用纺织品;发展用于汽车装饰及建筑等领域的产业用布。以大鲁阁、际通纺科、中特防科技等单位为依托,重点搞好高档化纤织物面料及特种软体材料的开发生产,构筑起我市化纤新材料、纺丝、织造到面料服饰的研发体系。以“山东康洁”、“山东永信”等企业为龙头,重点开发生产环保型非织造布系列产品。

(三)形成优势产业集群。通过重点培育,形成以“宏业”、“元首”为龙头的商河纺织产业基地,带动面料加工、染整等纺织深加工行业发展;形成以“华羽”、“佳明正远”、“瑞成”为龙头的济阳服装产业基地,重点发展中高档西装、高级衬衫、时装与休闲装、各类针织服装及童装产品,培育一批技术装备水平高、竞争力强、辐射面广、影响力大的服装产业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全面贯彻执行国家新税法规定的增值税转型税收政策,认真落实国家纺织品服装出口退税政策,确保足额、及时退税,强化对政策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切实发挥好各类财政专项资金引导作用,带动社会资金积极支持重点纺织企业的技术进步、结构调整。

(二)加速推进企业兼并重组。加快我市纺织企业的改革改制,对已列入破产程序的企业,加快破产重组步伐。通过盘活资产,积极探索企业退出或转换经营方式的新路子。参照部分城市的成功经验,凡属改制企业,在职工退休、建设用地、税收等方面按规定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优势企业重组中小企业和困难企业,培植大企业,提高产业集中度。支持骨干企业与上下游产业的合作,增强应对市场风险的能力。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支持有实力的企业引进战略合作伙伴,尽快做大做强。

(三)支持企业大力开拓国内外市场。支持我市纺织类技术创新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积极落实国家及省里出台的一系列开拓农村市场、扩大农村消费的政策措施,积极推进服装、纺织品下乡。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到投资环境好、市场潜力大、劳动力成本低的国家和地区投资办厂通过投资和贸易相结合的方式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

(四)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强银企沟通,对于有市场、有发展潜力的重点纺织企业,积极提供信贷支持。支持不同所有制企业通过合资、重组、互相持股、技术入股等方式,参与重点项目实施投资建设。各级担保机构要积极提供信用担保支持,帮助企业解决融资困难。

(五)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按照《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快工业结构调整的意见》(鲁发〔2007〕25号)和我市技术创新的政策规定,从实用性出发推进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建设,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探索市场经济条件下产学研联合的新途径,积极寻求与国内外著名高校、研究院(所)开展长期合作研究与技术协作,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自主创新体系,推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构建。

(六)积极推进企业节能减排。以技术创新和技术改造促进节能减排。采用国际先进技术,进行染整装备升级,提高染整自动化程度,降低能耗水耗。加强化纤企业清洁化生产和再生资源综合利用技术研发及应用,有计划地淘汰落后产能。推广安莉芳地源热泵节能示范项目,按照清洁生产的要求,提高“三废”利用水平,积极发展循环经济。

(七)不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竞赛活动,为先进操作技术推广和职工岗位成材搭建平台。开展争创全市纺织行业首席技师活动,组织实施“金蓝领”工程,为企业培养更多高级技能人才。积极推广纺织重点工种先进操作法,搞好职业技能鉴定和人才队伍建设。

(八)组建行业协会,促进行业发展。加快组建行业协会,加强对行业发展的专题调研,制定行规行约,加强行业自律,促进有序竞争。为企业提供规划指导、行业标准、数据统计、信息咨询、教育培训、技术交流等全方位服务。引导企业加强管理,降本增效,防范风险。建立经济运行监测机制、风险预警机制和贸易纠纷法律援助机制,帮助企业化解风险,促进企业健康发展。

附件:市有关部门工作分工及进度安排表

附件:

市有关部门工作分工及进度安排表

序号

工作任务

牵头单位

参加单位

实施时间

1

加速推进国有企业兼并重组

市国资委

市发改委、经委、财政局、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

2009-2011年

2

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积极拓宽企业融资渠道。

市财政局、金融办

市发改委、经委等

2009-2011年

3

加强重点项目协调服务

市发改委、经委

市规划局、国土资源局、建委、环保局等

2009-2011年

上一条: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装备制造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通知

下一条: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济南市电子信息产业调整振兴规划的通知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